1982年4月,江苏省淮安县农民冯同等,在东郊闸口村二组(按当时行政区划)一带平整土地时,发现了一座明代墓葬。
淮安县博物馆闻讯后,即派员赴现场进行抢救性发掘,于墓主左右腋下,各发现一卷书画。
左腋下一卷,水晶轴头,共八幅。
右腋下一卷,花梨木轴头,共一十七幅。
很快,由苏州吴门画苑修复,并重裱为册页,现收藏于淮安市楚州博物馆(原淮安县博物馆)。
这批绘画,很快为世界艺术史界,反复引用,因为墓室出土书画极为罕见,出土书画内容复杂,很有研究价值。
▲佚名霜林白虎图淮安明墓出土本文要探讨的《霜林白虎图》(下文简称《霜图》)即原水晶轴画卷内八幅之一。
该卷作品应系墓主人王镇生前搜集并合装成卷。
关于该画的研究,目前可见的大约有以下几种:江苏省淮安县博物馆《淮安县明代王镇夫妇合葬墓清理简报》:霜林白虎图绢本横卷纵29.8、横69厘米。
无款,无印章。
画面左边有老树树株,主干粗大,枝叶凋零;右边杂草丛生。
画面正中为一猛虎,前足支撑、后足踞地,正回顾长啸,虎身及虎尾条纹斑斓。
出土时稍有破损。
——《文物》1987.03P10徐邦达《淮安明墓出土书画简析》:无名氏霜林白虎图绢本设色无款一白虎踞坐左顾,周围丹枫竹石,画法略效南宋院体。
——《文物》1987.03P16江苏省淮安县博物馆与中国古代书画鉴定组《淮安明墓出土书画》:明无款霜林白虎图绢本设色此幅既无作者名款,又未钤印记。
惟技法精当,颇有威仪。
就其师承关系言之,与南宋院画脉络相通,堪称佳构。
——图版说明二二鲁力《淮安明代王镇墓出土的珍贵书画》:无款霜林白虎图图作秋林白虎,树木枝干用硬性线条双勾,线条刚劲挺健,山石侧锋揩擦作皴。
白虎以线勾勒,敷施白粉。
画无款,然从树石表现方法上认定,应为明代前期受院体浙派影响的作品。
——《东南文化》2001.04P33王金山《旷古奇迷断尾虎暗合唐寅辛酸泪》:本文系王氏于2005年于南京艺术学院取得硕士学位时所著毕业论文,全文暗指《霜林白虎图》系唐寅自况之作。
——笔者注刘九洲《淮安明墓出土书画再研究》(雅昌艺术网20234.7.31专稿):文中全面审视了早期绘画中包含“虎”这一题材的绘画,仅有的四件:日本东京国立博物馆藏《四睡图》、弗瑞尔美术馆藏《钟馗访道图》、广东省博物馆藏《伏虎罗汉图》以及大英博物馆藏《女史箴图》,认为后二者在虎的形态上与《霜图》接近。
并提出《霜图》与故宫博物院藏《采薇图》在构图上有相似性。
认为《霜图》绘画技法古朴,与明代不类,而更接近宋人。
最后给出《霜图》“是一件特征明确、水平高超的宋画”之结论。
——笔者注笔者以为,关于年代的断定,上述观点中徐邦达与刘九洲敏锐地意识到《霜图》与南宋绘画在技法上的关系,尤其是后者指出《霜图》与《采薇图》存在布局上的镜像对称性,具有独到的学术价值。
但在《霜图》的题材来源上,以上诸家都没有能从绘画题材上,发现此画真相。
笔者以为,刘九洲审视的四件带“虎”的早期绘画,都存在明显的宗教意味(《女史箴图》从某种意义上也是宣扬礼教的作品),但这一主旨在《霜图》中并无体现。
至于王金山暗指《霜图》乃唐寅自况之作,更是存在严重的论证缺陷,连逻辑自洽都无法做到。
笔者在研究中注意到,辽、金、元时期,有一种特殊的“四时捺钵”传统,由此引发的艺术品,与《霜图》有关。
《辽史》云:“四时各有行在之所,谓之捺钵”。
这是说,辽、金的政权机构要按四季变化,随水草,逐寒暑,往来游牧渔猎。
春季沿河捕鱼捉天鹅,秋季则入山林猎虎鹿。
“四时捺钵”影响了当时的服饰。
据《金史·舆服志》,金代的显贵服装是:“其从春水之服,则多鹘捕鹅,杂花卉之饰。
其从秋山之服,则以熊鹿山林为文。
”此类风俗体现在玉雕上,就产生了极具时代特征与符号代表意味的“春水”、“秋山”玉。
前者描绘“海东青捉天鹅”,后者则以“山林虎鹿”为代表。
观复博物馆曾有专门文章介绍之,以下列举了一些以虎为主题的玉器,供大家体会。
▲金白玉镂雕双虎环佩故宫博物院藏▲金秋山玉饰上海博物馆藏▲金元青玉巧作人物摆件国家博物馆藏▲金元青玉巧作山石卧虎国家博物馆藏▲金元青玉巧作双虎饰件国家博物馆藏▲金元青玉巧作卧虎饰件国家博物馆藏▲佚名霜林白虎图局部通过观察这些玉器,可以发现,“秋山玉”中的虎,皆踞坐状,玉工借助皮色(或染色)来表现山林秋深、草木枯黄之意,这与《霜图》之间显然有共通之处。
至于画作中流露出来的南宋院体画痕迹,正是该作时代特征的体现。
以“秋山”为题材的传世画作虽然极少,却也全非无迹可寻。
现藏台北故宫,旧传五代,实为辽人所作的《秋林群鹿图》及《丹枫呦鹿图》便是此类作品。
而“秋林群鹿”正是“秋山玉”的另一大主题,可参看以下玉器。
▲金秋山玉炉顶上海博物馆藏▲金元青白玉镂空秋山饰湖北省博物馆藏▲辽金白玉九鹿纹炉顶故宫博物院藏在绘画史中,以往已经有学者将“三白图”系列绘画,上溯到“海东青击鹅”,但是没有联系到“春水玉”,这是非常遗憾的。
今天,我们发现了“春水、秋山”概念,就可以将一系列绘画联系起来了。
其中特别引人注目的,是20238年春关西拍卖的一个封面《海东青击天鹅》,这就是金代“春水”题材。
此类金代绘画流传到了明代,反复临摹,成了大家熟悉的“三白图”系列。
▲佚名《海东青击天鹅图》20238关西春拍▲辽水晶雕海东青啄雁把件20239纽约苏富比秋拍▲金春水玉饰上海博物馆藏▲金带皮白玉海东青攫天鹅图带饰故宫博物院藏流传至今的这些“春水”、“秋山”画作,全都无款、无印,这从另一方面也说明此类作品系画工所制,属于表现特定内容的风俗作品。
综上所述,结合徐邦达、刘九洲二先生的意见,并参考该墓主人王镇的生平,及与《霜图》共装一轴的其余七件作品的情况,笔者认为《霜林白虎图》系一件金元时期,描绘“秋山”题材的佳作,具有极高的艺术价值与独特的历史价值。
本文在写作过程中承刘九洲先生分享图文资料,特此致谢。
1982年4月,江苏省淮安县农民冯同等,在东郊闸口村二组(按当时行政区划)一带平整土地时,发现了一座明代墓葬。
淮安县博物馆闻讯后,即派员赴现场进行抢救性发掘,于墓主左右腋下,各发现一卷书画。
左腋下一卷,水晶轴头,共八幅。
右腋下一卷,花梨木轴头,共一十七幅。
很快,由苏州吴门画苑修复,并重裱为册页,现收藏于淮安市楚州博物馆(原淮安县博物馆)。
这批绘画,很快为世界艺术史界,反复引用,因为墓室出土书画极为罕见,出土书画内容复杂,很有研究价值。
▲佚名霜林白虎图淮安明墓出土本文要探讨的《霜林白虎图》(下文简称《霜图》)即原水晶轴画卷内八幅之一。
该卷作品应系墓主人王镇生前搜集并合装成卷。
关于该画的研究,目前可见的大约有以下几种:江苏省淮安县博物馆《淮安县明代王镇夫妇合葬墓清理简报》:霜林白虎图绢本横卷纵29.8、横69厘米。
无款,无印章。
画面左边有老树树株,主干粗大,枝叶凋零;右边杂草丛生。
画面正中为一猛虎,前足支撑、后足踞地,正回顾长啸,虎身及虎尾条纹斑斓。
出土时稍有破损。
——《文物》1987.03P10徐邦达《淮安明墓出土书画简析》:无名氏霜林白虎图绢本设色无款一白虎踞坐左顾,周围丹枫竹石,画法略效南宋院体。
——《文物》1987.03P16江苏省淮安县博物馆与中国古代书画鉴定组《淮安明墓出土书画》:明无款霜林白虎图绢本设色此幅既无作者名款,又未钤印记。
惟技法精当,颇有威仪。
就其师承关系言之,与南宋院画脉络相通,堪称佳构。
——图版说明二二鲁力《淮安明代王镇墓出土的珍贵书画》:无款霜林白虎图图作秋林白虎,树木枝干用硬性线条双勾,线条刚劲挺健,山石侧锋揩擦作皴。
白虎以线勾勒,敷施白粉。
画无款,然从树石表现方法上认定,应为明代前期受院体浙派影响的作品。
——《东南文化》2001.04P33王金山《旷古奇迷断尾虎暗合唐寅辛酸泪》:本文系王氏于2005年于南京艺术学院取得硕士学位时所著毕业论文,全文暗指《霜林白虎图》系唐寅自况之作。
——笔者注刘九洲《淮安明墓出土书画再研究》(雅昌艺术网20234.7.31专稿):文中全面审视了早期绘画中包含“虎”这一题材的绘画,仅有的四件:日本东京国立博物馆藏《四睡图》、弗瑞尔美术馆藏《钟馗访道图》、广东省博物馆藏《伏虎罗汉图》以及大英博物馆藏《女史箴图》,认为后二者在虎的形态上与《霜图》接近。
并提出《霜图》与故宫博物院藏《采薇图》在构图上有相似性。
认为《霜图》绘画技法古朴,与明代不类,而更接近宋人。
最后给出《霜图》“是一件特征明确、水平高超的宋画”之结论。
——笔者注笔者以为,关于年代的断定,上述观点中徐邦达与刘九洲敏锐地意识到《霜图》与南宋绘画在技法上的关系,尤其是后者指出《霜图》与《采薇图》存在布局上的镜像对称性,具有独到的学术价值。
但在《霜图》的题材来源上,以上诸家都没有能从绘画题材上,发现此画真相。
笔者以为,刘九洲审视的四件带“虎”的早期绘画,都存在明显的宗教意味(《女史箴图》从某种意义上也是宣扬礼教的作品),但这一主旨在《霜图》中并无体现。
至于王金山暗指《霜图》乃唐寅自况之作,更是存在严重的论证缺陷,连逻辑自洽都无法做到。
笔者在研究中注意到,辽、金、元时期,有一种特殊的“四时捺钵”传统,由此引发的艺术品,与《霜图》有关。
《辽史》云:“四时各有行在之所,谓之捺钵”。
这是说,辽、金的政权机构要按四季变化,随水草,逐寒暑,往来游牧渔猎。
春季沿河捕鱼捉天鹅,秋季则入山林猎虎鹿。
“四时捺钵”影响了当时的服饰。
据《金史·舆服志》,金代的显贵服装是:“其从春水之服,则多鹘捕鹅,杂花卉之饰。
其从秋山之服,则以熊鹿山林为文。
”此类风俗体现在玉雕上,就产生了极具时代特征与符号代表意味的“春水”、“秋山”玉。
前者描绘“海东青捉天鹅”,后者则以“山林虎鹿”为代表。
观复博物馆曾有专门文章介绍之,以下列举了一些以虎为主题的玉器,供大家体会。
▲金白玉镂雕双虎环佩故宫博物院藏▲金秋山玉饰上海博物馆藏▲金元青玉巧作人物摆件国家博物馆藏▲金元青玉巧作山石卧虎国家博物馆藏▲金元青玉巧作双虎饰件国家博物馆藏▲金元青玉巧作卧虎饰件国家博物馆藏▲佚名霜林白虎图局部通过观察这些玉器,可以发现,“秋山玉”中的虎,皆踞坐状,玉工借助皮色(或染色)来表现山林秋深、草木枯黄之意,这与《霜图》之间显然有共通之处。
至于画作中流露出来的南宋院体画痕迹,正是该作时代特征的体现。
以“秋山”为题材的传世画作虽然极少,却也全非无迹可寻。
现藏台北故宫,旧传五代,实为辽人所作的《秋林群鹿图》及《丹枫呦鹿图》便是此类作品。
而“秋林群鹿”正是“秋山玉”的另一大主题,可参看以下玉器。
▲金秋山玉炉顶上海博物馆藏▲金元青白玉镂空秋山饰湖北省博物馆藏▲辽金白玉九鹿纹炉顶故宫博物院藏在绘画史中,以往已经有学者将“三白图”系列绘画,上溯到“海东青击鹅”,但是没有联系到“春水玉”,这是非常遗憾的。
今天,我们发现了“春水、秋山”概念,就可以将一系列绘画联系起来了。
其中特别引人注目的,是20238年春关西拍卖的一个封面《海东青击天鹅》,这就是金代“春水”题材。
此类金代绘画流传到了明代,反复临摹,成了大家熟悉的“三白图”系列。
▲佚名《海东青击天鹅图》20238关西春拍▲辽水晶雕海东青啄雁把件20239纽约苏富比秋拍▲金春水玉饰上海博物馆藏▲金带皮白玉海东青攫天鹅图带饰故宫博物院藏流传至今的这些“春水”、“秋山”画作,全都无款、无印,这从另一方面也说明此类作品系画工所制,属于表现特定内容的风俗作品。
综上所述,结合徐邦达、刘九洲二先生的意见,并参考该墓主人王镇的生平,及与《霜图》共装一轴的其余七件作品的情况,笔者认为《霜林白虎图》系一件金元时期,描绘“秋山”题材的佳作,具有极高的艺术价值与独特的历史价值。
本文在写作过程中承刘九洲先生分享图文资料,特此致谢。
目录
- 1 疯狂的老虎机地址和DAL Roulette网站
- 2 Gangwon Land Casino招生世界赌场
- 3 复旦大学上海医学院研究生院
- ▪ 歪歪漫画首入口
- ▪ 上课play失禁
- 4 Naver Place顶级逻辑黑色杰克官员
- ▪ 老虎机投注方法二十一点21+3
- ▪ 中国大满贯扣篮移动赌场事故
- 5 一个赌场muktu在线赌场网站shomi赌注
- 6 轮盘赌英语
- ▪ 硬币赌场优惠券体育分析
- ▪ 适合粉色格裙的名字
- ▪ 教师课件
- 7 Baccarat Pilseung策略向我展示了Beth加入优惠券Baccarat
- ▪ 1xbet费用赌场老虎机
- ▪ 韩国美发沙龙
- ▪ 如何操作最低博彩2000韩元
- ▪ 向日葵视频下载污
- ▪ 狂欢节赌场优惠券布法罗老虎机大奖
- 8 电视剧薰衣草全集免费观看
- ▪ 推荐的在线老虎机游戏
- ▪ 黄动漫免费观看下载app
- ▪ 互联网赌博棒球真实的下注
- ▪ 红楼淫
- ▪ 巴卡拉特债务保险
- ▪ 按摩店问你喝不喝水
- ▪ 赌场轮盘赌我向我展示贝丝赌场游戏老虎机
- ▪ 随机轮盘
- 9 万州万达
- ▪ 昆明公务员3p门视频
- ▪ 偏执黎爷的心尖宠
- ▪ 碗豆直播
- 10 绿帽精选系列10部全文
- ▪ 如何做真实的博彩网站插槽计算机
- ▪ 芭乐视频频app下载站长统计
- ▪ 移动红色模型赌场在线赌场社区
- ▪ Kangwon Land Casino Anno
60708090老妇《60708090老妇》由来
编辑60708090老妇《60708090老妇》起源